目前分類:文學了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我們人活著,就是活在死亡當中。從出生的那一刻起,人總是背負著不知何時死亡的不確定性,而這個不確定性遲早終將成為事實。最理想的情況是,所有人必須將人生的每個瞬間視為最後一瞬間。

如果下一個瞬間就是最後一瞬間,那麼任何瞬間都將是最閃耀的極致時光。

一口氣看完了一瞬之光,說不上來是沮喪或哀傷。很奇怪的感覺,像掉了什麼東西,但你卻想不起來到底掉了什麼。

我正聽著戴立忍導演的演講,有關台灣電影的國際形像。雖然很有趣,但才剛讀完這本書的我忍不住開始寫讀後筆記。

如果有所牽絆的話,應該就是瑠衣了。因為她多麼信任橋田,並且把每個瞬間當成每個小小的死亡在愛。橋田最終的選擇不是他。如果我是橋田的話,也許最後我會作一樣的決定,因為不確定性遲早終將成為事實。人類喜歡不確定的神秘,神秘給人不安定感,而香折充滿不確定性,也因為不確定性才使得每個瞬間都重要了起來。像橋田這樣看似平步青雲的人,特別想在不安定感裡尋找安定,好證明自己沒有什麼不能克服一樣。所以當柳原罵橋田的時候,我真的很認同。

象徵這種東西真的太可怕。因為瑠衣象徵舊的橋田,工作狂的橋田,別人眼中的帥帥菁英份子。當然,她是社長的姪女,單就這一點就無法改變了。這確實很殘酷,無論瑠衣多麼用力並自信地愛橋田,她最後無法留他在身邊,因為她代表了穩定,代表了橋田將要繼續與他所視為舊的世界的聯繫。

女人藉由愛情接受每個瞬間都是小小死亡並一再重生的這種執著,男人只能橫衝直撞跑完僅此一次得人生,男人無法用唯一的愛來愛這世上的一切,對男人來說,具有確定性的,那種女人獨愛的方式,只讓人生變得無味,並失去閃耀。所以從一開始我就猜橋田最後的選擇。不過我也很在意白石一文寫說,香折再也不會醒過來了。因為這不就造成了確定性,一樣使一切無味了嗎?所以最理想的情況是,所有人必須將人生的每個瞬間視為最後一瞬間。當然香折沒有,橋田也沒有,我也沒有。我們都在不斷地失去中看見黑暗的自己,並且在極多的苦痛中,尋找靈魂交通的一瞬之光。

sabine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突然覺得,可以擁有喜歡的事物,喜歡的文字,是多麼幸福的事情。也許是凱文的文字,也許是那一個充滿文學的下午吧。總之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。

初次接觸白石一文,是在書店無意間逛到"心中鑲著龍"(心に龍をちりばめて)。早在幾年前,就對"一瞬之光"有印象,只是最近才真的讀他的文字,因為重逢的主題盤踞,也因為這兩段文字:

「我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幸福,我只知道... 我可以隨時為妳死!」

「男人的龍,是肩上背負的宿命;
女人的龍,藏在心靈深處,
在心中承受最巨大的痛時,便飛騰而出...」

其實,相較我愛的村上春樹,白石一文的文字淺顯易懂,如果專心的話,一個下午就能讀完。但他有一些什麼,像後面推動過來的東西一樣,使你不想喘息地奢望讀下一本。就是這樣到了星期日晚上,馬上又讀了"愛有多少"。

「人無法奢求別人帶給自己幸福,也不可能只有自己幸福,
唯一能夠做到的,就是為他人帶來幸福。」

"愛有多少"(どれくらいの愛情)由三個短篇與一個中長篇組成。對我這種獨愛長篇的讀者,會看"愛有多少"實在是很不簡單的事。怎麼說呢?短篇小說就像料理一樣菜,材料食譜都備齊了,但是卻時間不夠,煮出來的東西不是太清淡就是口味重。

'致二十年後的我'跟'達爾文進化論'讓我有這樣的感覺,整個故事其實很有創意,甚至讓我也想寫一封信給二十年後的我,也許能像岬一樣重獲力量。或者像成為第三者的知佳達成某種進化。但是就文學喜好來說,這兩篇有好食譜卻煮得匆促,私心希望它發展成長篇故事。

'即使他知道真相'描述雙向的背叛,白石很擅長描述推理軌跡,平實委婉的鋪陳,但是最後發現敬愛的老師用關乎生命的方式報仇自己的背叛,故事與語氣成了強烈且諷刺的對比。

壓 軸的中長篇'愛有多少',那五年,因為相信與不相信,分開的兩人。還有正平開的『善哉店』(日文的紅豆麻糬甜湯)。也許愛情的結束,不是外面的,而是裡面 的。所以晶跟正平是分開的兩人,而不是'被'分開的兩人。正平喃喃懷疑到自己某種程度上評斷了晶,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愛她。

愛情,有時你明知它會結束,卻不願意放手。問自己愛有多少?倒不如問自己真的愛嗎?

sabine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